前陣子水草媽得了細菌性扁桃腺炎
高燒燒了好幾天
水草媽好害怕傳染給小水草
所以口罩不離身,晚上還自己抱著棉被到小客廳睡覺
一切都很ok...
水草媽也打敗壞細菌,恢復健康的身體
12/4(六)
水草家跟朋友約好要出去吃飯
出門前發現~小水草發燒了37.7度
怎..麼..會..這..樣..
可是都跟人約好了而且小水草目前只是輕微發燒而已
於是水草爸覺得還是先去餐廳再觀察小水草發燒的情形決定後續處理方式
邊吃邊幫小水草量耳溫
小水草的體溫一直在38度左右徘徊
雖然在發燒但是食慾&活動力都很正常
水草爸媽這頓飯吃的很不放鬆(一直在擔心小水草)
因為這次的聚會有其他大小孩隨行
於是大家決定吃飽後繼續到妮可莊園喝下午茶(下篇介紹)
水草家呢....就先帶小水草去找醫生杯杯囉!!
下午3:00帶小水草找醫生杯杯報到
醫生看完後
跟水草媽說...小水草有輕微的扁桃腺發炎,不過還好不嚴重
這時的水草媽好自責~因為我把扁桃腺炎傳染給小水草了
看完醫生....既然醫生杯杯說不嚴重
於是我們又帶著小水草到妮可莊園繼續跑跳
就這樣過了燒燒燒的一天
12/5(日)
這天都有很準時的餵小水草吃藥
雖然現在餵藥跟打仗一樣
不過小水草還是一樣燒燒燒(不太會退ㄋㄟ)
水草媽還在自責不已~都是我
12/6(一)
今天小水草發燒的情況有比較好些
體溫都維持在37.7~38度間
不過餵藥餵到水草爸媽都好不忍心喔
每餵必哭到吐
12/7(二)
今天水草媽在小水草的額頭上發現一粒一粒的小紅疹
第一個想法是~小水草是不是吃到什麼東西過敏了???
趕快把小水的上衣翻起來看看身上有沒有
身上也有也
突然想到玫瑰疹&病毒疹
因為整個過程回想起來還蠻像的
於是趕快打電話給水草爸,跟他說了小水草大致的情況與水草媽的想法
嗯...帶去給醫生杯杯確認吧!!
醫生杯杯聽了我們的說法與看了看小水草身上的疹子
確定小水草得了玫瑰疹
疹子發出來就沒事了
呼...............突然有股鬆了口氣的感覺
水草媽O.S 人不是我殺的....原來小水草不是被我傳染的啦!!
於是
小水草當了好幾天的小花貓
現在小水草又恢復成可愛的小水草囉
這次小水草發玫瑰疹真是出乎我們的意料之外
因為上次發燒也是高燒燒了三天
我們都以為小水草是要發玫瑰疹結果沒發
所以這次我們也沒有第一時間聯想到是玫瑰疹
真的是到了看到疹子後才恍然大悟
玫瑰疹啊玫瑰疹
泥真是愛搞神秘ㄋㄟ.......
玫瑰疹
【大紀元12月14日訊】「玫瑰疹」是常見的一種幼兒病毒感染疾病,會出現發高燒,溫度可高至攝氏39至40度,通常持續3或4天,也可能有輕微咳嗽、流鼻涕之類上呼吸道感染症狀。檢查起來沒有明顯特徵,這種最大特性是當出現玫瑰紅似的細小斑丘疹時,往往也是發燒漸退時,由身體到頸部出現許多細細的小紅疹,所幸疹子特徵為不會癢,小寶寶不會因癢而鬧情緒。玫瑰紅似的細小斑丘疹,開始起於軀體,疹子向臉部、四肢延伸,此時小寶寶沒有任何不適現象,大約1到3天內疹子會自動消失,身上不會像得麻疹一樣有任何色素沉著或脫屑現象。
治療方法?預後如何?有無危險性?
基本上,正常嬰兒得到玫瑰疹,不會有任何併發症,不會發生腸胃道、中樞神經、血液系統、呼吸系統等的併發症。但對扺抗力較差,受到免疫抑制的幼嬰,則可能有較重併發症。嬰兒玫瑰疹對醫師來說為診斷及治療上挑戰,對家長來說帶來的是疾病初期不安及慌亂。在醫學上,許多類同疾病均會發燒及出疹,如川崎病、麻疹、德國麻疹、腸病毒、腺病毒、鏈球菌、葡萄球菌等,隨著病情不同,最後各自有不同診斷及治療規範。在疾病初期未能確定究竟是何種疾病前,父母要求的是診斷確定性,嬰兒玫瑰疹的治療是採取症狀治療,抗生素治療不會改變疾病過程,對單純性嬰兒玫瑰疹沒有益處。當症狀發展出高燒合併中耳發炎,或白血球升高,此時可給予口服抗生素。
大多數嬰兒得到玫瑰疹,因沒有嚴重副作用,故不需特別嚴格的預防措施,也沒有預防疫苗。但注意增強個人之免疫力、注意營養、均衡飲食及運動;加強住家個人衛生,尤其需要勤洗手,並要確實以肥皂洗手,再用擦手紙擦乾,以達到清潔、消毒功效。保持環境清潔尤其重要,注意環境衛生及通風。最重要是避免涉足公共場所,避免與他人親密接觸,以防感染他人,這是日常生活的一環。
本文由台北榮總人電子週報所提供。(http://www.dajiyuan.com)